首页 » 电影 » 我是李小龙
我是李小龙

我是李小龙

HD
类型:电影 剧情 纪录片 传记
导演:PeteMcCormack
地区:加拿大
年代:2012
主演:{if:"1"=="4"}DanieleBolelli,PaulBowman,RichardBustillo{else}DanieleBolelli PaulBowman RichardBustillo {end if}
剧情:故事用视觉化的方式揭露了李小龙的人生,他巨大的..展开
剧情:故事用视觉化的方式揭露了李小龙的人生,他巨大的影响力,以及在他32岁猝然离开人间之后,于艺术与娱乐界不断扩张的影响力。纪录片采访了李小龙许多亲密的朋友与仰慕者,包括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演员米基·..展开
剧情:

2012加拿大纪录片《我是李小龙》,豆瓣评分8.0。

本片距离李小龙去世已经过去39年了,期间诞生了多部李小龙的纪录片,时隔39年的2012年还有电影人热衷于拍摄李小龙纪录片,还有那么多的明星大腕愿意在纪录片中露脸为李小龙站台,足见李小龙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

本片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李小龙本人接受电视台采访、李小龙亲友的采访、李小龙粉丝的采访。看到有这么多的外国明星大腕盛赞李小龙对自己的深远深远,甚至在镜头前因怀念而流泪,真的很为身为中国人的李小龙感到自豪。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李小龙接受电视台采访,李小龙虽是习武之人,却不肤浅,对哲学有着深厚的理解,言谈之中妙语连珠,常有意义深刻的话语出口,这对于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难得。

本片中多次提到李小龙的性格暴躁,脾气不好,李小龙自己也亲口承认(脾气好的人不会热衷于街头打架,反过来说,热衷街头打架的人的脾气一定不好)。在有的采访画面中,能够明显感到李小龙的谈吐之间透着一种咄咄逼人的霸气,甚至是目中无人的骄横。我想这和他年少成名、天下无敌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李小龙独创的截拳道,我听说过,但不甚了解,本片对李小龙创立截拳道的思想和过程做了全面介绍,从中明白了截拳道的创办思想——短平快准狠(这五个字是我总结的)。可以说,李小龙习武就是为了打架能赢,李小龙是先打架后习武,所以习武的目的很明确——战胜别人,而不仅仅是强身健体。所以李小龙不仅是个动作演员,更是个实战型的功夫高手,而不是很多武术大师的花拳绣腿。

影片还探讨了李小龙对现代综合格斗竞技的巨大影响,一众武术家围绕着李小龙算不算是MMA综合格斗竞技的鼻祖展开辩论。事实上,李小龙在名分上是不是MMA综合格斗竞技的鼻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引领并深远影响了之后的MMA综合格斗竞技。

本片是一部传记型的纪录片,有助于观众完整地了解李小龙短暂却耀眼的生平。影片从李小龙的童年一直讲述到死去,涵盖了李小龙生平所有的重要阶段,李小龙参演过的所有影视作品都有介绍。人们对李小龙影视作品的关注更多地是在李小龙主演的4部电影上,事实上李小龙还有不少作为配角的影视作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青蜂侠》中的佐藤。

李小龙是1973年离世的,正好1973是我的出生年,正好与我错开。我大概是在十多岁时才知道了李小龙,到大学成为电影迷之后,开始通过电影侧面感受李小龙曾经的存在。我对李小龙更多的印象源于很多电影中对李小龙的模仿与致敬,比如昆汀的《杀死比尔》两部曲是太典型的致敬李小龙,再有香港电影中有太多太多的模仿李小龙的动作戏,有太多太多的演员模仿过李小龙,没法列出,因为太多了。

本片在剪辑上很有趣的一点是,将李小龙演过的影视剧作品中与采访内容相关的画面截取出来作为采访内容的影像配图,这个做法我头一次在纪录片中见到。比如,受访者说,李小龙回到香港后受到热烈欢迎,此时画面就变成了李小龙某部影视作品中被一群人围住欢呼雀跃的影像。

收起

  • 观看线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