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影 » 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

陈三五娘

HD
类型:电影 剧情 爱情 古装 戏曲
导演:朱石麟
地区:香港
年代:1961
主演:姚璇秋 萧南英 黄清诚 谢素真
剧情:中国明代传奇作品。作者佚名。据流传于潮汕、闽南..展开
剧情:中国明代传奇作品。作者佚名。据流传于潮汕、闽南的陈三、五娘故事改编。叙述泉州人陈三(陈伯卿)送兄陈伯贤赴广南任所,路经潮州,在元宵灯市与五娘(黄碧琚)邂逅,互相爱慕。黄之父母已将五娘许配豪富林大,下..展开
剧情:

历史

《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1936年历史学家向达先生于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明代刻本《班曲荔镜记戏文》。1959年,梅兰芳先生与欧阳予倩先生将三年前在日本得到的《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戏文五集》摄影本赠送给广东潮剧院,本书原文为嘉靖年间刻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得饶宗颐先生之助,增加了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复印的馆藏明万历刻本《新增补全乡谈荔镜记》。由此可见,《荔镜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朝。《荔镜记》刻本

1961年,经过改编和再创作,《陈三五娘》电影一经上映,在国内,香港,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在潮人圈反响巨大。《陈三五娘》剧照

几十年以来,《陈三五娘》 经久不衰,除了电影版,它也被搬上了舞台,作为潮剧经典一代代的传下来。《陈三五娘》舞台版(老版)《陈三五娘》青春版

2019年,《陈三五娘》的观灯一折更是登上了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观灯》剧照

这些年,潮剧的传承在不断进行,《陈三五娘》也在不断传承中发展。

主要人物

陈三:全名陈伯卿,读书人。

五娘:全名黄碧琚,潮州才女,美女。

益春:婢女,龙套角色。

剧情

泉州人陈伯卿(下面称 陈三)路过潮州,元宵之夜,在观灯途中邂逅了潮州美人黄五娘(下面称 五娘)。有情人成眷属是有坎坷的。恰好林大(官二代,身份是举人,估计是找关系的)也看上了五娘 ,拖媒婆李姐到黄家说媒。陈三与五娘以扇结缘,一见钟情

黄父欣然答应(有钱人谁不想往有权有势的方向靠呢),而五娘嫌弃林大举止粗俗(鲜花插在牛粪上确实不香),死活不嫁。

陈三对元宵之夜的“艳遇”念念不忘,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望美人兮天一方。陈三路过五娘的绣楼,彼此的心中爱火顿燃,"千言万语但凭这荔枝寄情意”,五娘对陈三抛下荔枝手帕。

不久,陈三扮磨镜工匠来到黄府磨镜,借打破镜没钱赔为由顺理成章地留在黄家打工(当然是免费的),如果你想陈三和五娘那么快就在一起,你就错了。真爱的道路没有那么顺畅,五娘一开始不搭理陈三(是害羞还是想考验自己看电影去吧),就在要把陈三气走时,益春告诉了他五娘的内心想法。按照爱情片的发展,陈三和五娘在一起了,但这个是"地下情”。随着林大婚期的接近,眼看着五娘要屈服了,陈三在夜黑风高之际,将五娘给"拐跑了”。

这其实是私奔,但是在古代是不合法的(笔者赞同奴拐主女的说法),笔者在这里没有贬低陈三的意思,这种“拐"反而是一种思想的进步。有情人终成眷属

纵观电影,主线按照“观灯→下聘→投荔→磨镜→逼婚→出走” 发展,电影也藏着两条暗线,一是陈三与五娘的情感变化,二是配角益春在陈黄两人之间牵针引线。电影中陈三与五娘的相识相遇相知,益春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社会意义

在封建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潜移默化地影响这整个社会婚姻。许多男人在结婚之前连老婆长啥样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多少男人在揭红盖头瞬间惊呆(西施还是东施都是未知数)。古代人像现代人一样先恋爱,在结婚的少之又少 古代婚姻几乎都是闪婚。

而在《陈三五娘》中,陈三与五娘敢于打破法则,谈一场大胆的恋爱,追求自己的爱情,这是一种对封建压迫的跨越。他们的私奔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相信现在还有人迫于父母的压力对想要的东西停止追求。

唱腔做工

五娘的扮演者为姚璇秋老师,她是潮剧界的泰斗。其表演大方,音域宽广,(在这里引用沈湘渠老师的评价再也合适不过了)抒情时舒缓婉转,曼声绵绵,激昂时高亢激烈,响遏行云。图为姚璇秋老师

陈三的扮演者是黄清城老师。黄老师在当时是潮剧小生改革的第一批人,其声音浑厚,富有爆发力。他演的陈三有一股斯文之气,但又透着一丝纯朴老实(笔者认为陈三不是那么老实的人)。陈三与五娘

其余跑龙套,打酱油的配角就不介绍了。

总结

观看一部戏曲电影,不仅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听觉上的享受。《陈三五娘》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也是潮剧中的瑰宝。

参考文献

《潮剧史话》沈湘渠

《潮剧史》林淳均 沈湘渠收起

  • 观看线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