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剧 »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我的阿勒泰

类型:电视剧 伦理 言情
导演:滕丛丛
地区:内地
年代:2024
主演:马伊琍 周依然 于适 蒋奇明 闫佩伦 黄晓娟 阿力木江·吐鲁逊拜克 阿丽玛 海拉提·哈木
剧情: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展开
剧情: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一心在大城市中追求文学梦想,却屡屡碰壁被迫回到老家与开小卖部的母亲相依为命。在结识哈萨克少年巴太之后,文秀渐渐发现了当地之美。展开
剧情:

看完了首播,来贡献一条无剧透长评。

工作日的晚上,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打开电脑连看三集《我的阿勒泰》,瞬间感觉被治愈。

其实优秀的影视作品,并不一定都需要太多狂烈的戏剧冲突或是繁复的人物设定装点,有的时候,越简单的反而越动人。

有段时间非常沉迷关于风土人情的纪录片,平淡的、安静的、只是讲述属于另一片土地的生活,就已经足够让人沉静下来欣赏和享受了,刚看完这部作品的前三集,给我的感觉就好像这样一部纪录片。

绵延的旷野,温柔的草原生灵,石头块子搭出的取景框,朴实温暖的人情…没有奇怪色调的滤镜,没有不符合人设的夸张造型,用最简单的镜头和人物塑造,还原最真实的远方景色与那里的生活。看着主演们未经过多修饰的、朴素但满含生命力的脸,听他们和当地人一样骑着马说着哈萨克语,在开满野花的草原上旋转着跳跃,被云朵一样柔软的羊群包围,在雪山下、在篝火前、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甚至飘散热气的公共澡堂里生活与歌唱,观影开始后不到十分钟早就忘了评判什么表演不表演,只好像成为一个单纯的倾听者,在专注地听腾导从她的视角讲述一个美丽的、属于远方的故事,故事里专属于阿勒泰的那种自然的灵气,仿佛透过屏幕娓娓道来,一点点充盈观众的心。

“灵气”——对了,就是“灵气”。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评价,那么《我的阿勒泰》不论是原著还是这次改编的短剧,于我而言都是有“灵气”的作品。

记得之前网上曾经有过关于“你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灵气消失了”这类高讨论度的话题,确实越长大越觉得,随着年岁的增长,被世俗与现实束缚着的平凡的我们,即使灵魂深处依旧热爱世界、向往改变,肉身却只能周而复始困于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小小格子间,珍贵的灵气就这样一点点被消磨。那么这时候,优秀的影视作品和优秀演员的灵气,就是给普通人最好的慰藉品。

不得不佩服导演的选角,三位主要演员都灵得仿佛与角色浑然一体:

马伊琍饰演的母亲张凤侠,不同于以往影视作品中属于母亲角色的刻板印象,她的角色的立体度是独立于“母亲”这个身份而存在的。她是一名极富魅力的女性,有自己的爱憎与追求,有自己的执着与强烈的洒脱的性格色彩。女性总是更会讲述女性的故事,在成为母亲之前,每位女性必先成为自己,在剧中她永远是张凤侠、张大侠,而不需要是谁的妈妈,即使在和女儿的相处中,她也更像是年长的朋友和姐妹,超级喜欢剧里对这个角色的呈现。

周依然饰演的女儿李文秀,简单的短发、清秀干净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圆的眼镜。这是一个年轻的、稚嫩的、和你和我和许多观众一样平凡但可爱的女孩子。她或许笨拙、怯懦、却也对未知的世界好奇,拥有善良的本性和热烈的梦想。这是一个很容易让观众代入的角色,也很容易获得观众的同感,期待她身上发生的故事,期待她的成长,同时也借她的眼睛,一点点融入和爱上这片土地。

于适饰演的哈萨克族少年巴太,作为最主要的男性角色,更像是属于阿勒泰草原的一种纯粹美好的象征。看得出镜头真的很爱他,用了很多含着艺术凝视的角度去拍摄他被自然包裹的样子,少年和马儿亲昵的相拥、水中的倒影、洒满阳光的长发、闪烁的明亮的眼睛、骑在疾驰的马背上被风鼓起的张扬的白衬衣…于是这个二十岁的、漂亮生动的少数民族男性角色便多了一些独特到甚至可以称为神性的美,观众又怎么能不和剧里的文秀一样爱上这样的巴太呢。

其他目前出场的人物也各有突出的记忆点:口音给人留下很深刻印象的高晓亮;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可爱的奶奶;严肃古板的巴太的父亲苏力坦和与他相反的通达又和蔼的巴太的叔叔(只知道是村干部没记住叫啥抱歉…)还有小卖部附近的每一位村民,包括短暂出场的刘作家、王编辑…写到这才发现,《我的阿勒泰》只用了三集,一个半小时的篇幅,就塑造了这么多人设各异的角色,并且每一个都让人记住了。

这些演员共同构造出一个属于阿勒泰的世界,你会觉得剧里这些人好像就生活在那里,生长在那里,似乎是你熟悉的、未曾谋面的远方的朋友,你一点点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去到屏幕里的世界,去到萨伊汗布拉克,去到夏牧场…亲眼看看他们生活的地方。

简而言之,如果一部作品能洗涤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平凡人疲惫的心,能唤醒观众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能让观看它的人感到被打动,甚至能让人产生开始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那么,它一定是一部好作品。

《我的阿勒泰》,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收起

  • 观看线路1